中國傑出民主人士獎 第7屆(1992年度)

劉青 Liu Qing

劉青一九四六年生於南京,在北京上學,六五年到山西插隊,七三年就讀于南京工學院,七七年畢業後分配到陝西漢中航空航天部零一二基地。一九七六年三月,劉青是南京工學院最早參與和發起「四五運動」者,劉青後來走出校園,到南京的鼓樓、新街口一帶進行演講和串聯活動。這一運動迅速發展到全國,在北京形成了影響重大深遠的四五天安門事件,它奠定了幾個月後打倒四人幫的社會基礎。七八年,劉青擔任了民主牆第一家民刊《四五論壇》的三個召集人之一。七九年一月,任民刊和民衆組織聯席會議召集人,參與和領導了民主牆歷次主要活動。八零年,北京公安局以組織領導「星星美展」和民刊民衆組織的七九年十月一日遊行,以及爲「反革命分子」魏京生鳴冤叫屈進行活動爲由,未經任何司法程式,將劉青押往陝西勞改。期間,撰寫了《沮喪的回顧與瞻望-我向社會法庭控告》,在國際上造成極大極壞的影響。劉青始終拒絕認罪,便被判處八年徒刑,有五年時間被關在禁閉室和嚴管隊,四年多時間不許說不許動,被數十名警察挑選的犯人看管。整整十年一個月的鐵窗歲月後,劉青又被警察強行安置在一個遠離人群的孤立山頭的廢棄庫房裏,是月收入只有三十元的臨時工。劉青因在那裏無法生存,返回北京

彭定康 Christopher Patten

彭定康,英國保守黨資深政治家,香港最後一任總督。在港五年間,這位總督有著兩極化的評價,但是香港一般人卻很喜歡他,支援率始終在百分之六十以上,他既是歷任總督中最親民的一位,也是歷任總督外訪時間最長的。中國民主教育基金會的評選委員認爲,彭定康的政改方案表達了香港市民渴求民主參政的心聲,得到了港人的支援,因此將九二年度的傑出民主人士獎頒給了他。

新新聞 The Journalist

《新新聞》是臺灣出版的一本綜合性周刊,創立於一九八七年三月,在過去二十年間,正值臺灣社會的鉅變年代,由解嚴、解除報禁、群衆運動紛生,以至於像蔣經國過世、歷史翻案、國會亂象、股市大崩盤、政黨輪替……等,接續著在臺灣社會發生;從這個環境中走過來的《新新聞》無役不與,在這個狂飆的年代,《新新聞》關懷層面從政治、經濟、社會,乃至於文化教育……她成爲注重時效、關懷層面廣泛的「專業新聞刊物」,並以勇敢、正直、堅持而得到敬重。

南希·波洛西 Nancy Pelosi

南希·波洛西在一九八七年代表舊金山選區進入國會山,目前是國會衆議院議長。她出生於一個政治世家,長期以來傾注了對人權問題極度的關注。六四後,尤爲致力於改善中國人權。在六四後的第二年,她和其他兩位衆議員訪問北京,與中共領導人會晤,敦促其改善中國的人權狀況,她還親自前往天安門廣場的公開在紀念碑前敬獻小白花,表示對六四無辜死難市民和學生的悼念,當時引起國際輿論的強烈反響。爲此,南希.波洛西榮獲九二年度的傑出民主人士獎。